根据《2013-2017年中国移民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截至到目前,中国已经历了三次移民潮:第一次移民潮以劳工为主体,第二次以技术人员为主体,第三次以投资移民为主,前三次移民潮移民者主要是为了获得所在国身份认同。
中国人海外移民潮
|
持续时间 |
主要目的地国家或地区 |
主要形式 |
第1波移民潮 |
1978-1992 |
美国、香港 |
以寻亲、劳务、留学以及偷渡等形式出国,并陆续定居国外,其中劳务移民为主体。 |
第2波移民潮 |
1992-2002 |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
一批中国人以留学、技术劳工等形式走向世畀各地。不少人最终实现移民,主要体现为技术移民。 |
第3波移民潮 |
2002-2012 |
北美、欧洲、澳大利亚 |
以投资移民为主要形式、以富人为主要移民群体的移民热 |
中国第二波海外移民潮大致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等国逐渐开始正式接纳国外移民,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如果符合他国的移民条件,就可以提出申请,缴纳一定的费用,并可以取得审批,成为他国公民。移民国的这一规定,无疑为移民打开了一个“花钱就能移民的通道”。此外,当时的国门也刚刚开启不久,中国政府以公费的方式送留学生和技术人员到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学习,而这批人在学业期满以后,其中一部分人便留在了国外。在此基础上,以探亲、打工、读书等方式的移民现象从未间断过。
反映该时期的著名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经典台词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15年前,伴着刘欢的一曲《千万次的问》,全国人民都从荧屏上把目光投向了那个遥远的国度,那个制造了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魂牵梦绕的“美国梦”的国度。
中国第三波移民潮,是本世纪初到2012年。与前两次移民有很大不同,新世纪以来的这次移民以投资移民为主要形式,兼以技术、亲属移民,人群以中上经济阶层为主。如果将社会分经济阶层,中上阶层在资产组合中拥有另一个途径:绿卡或者移民。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富裕阶层通过留学、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等方式移居海外,大多前往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这一现象被称之为“第三波移民潮”。
反映该时期的著名电视剧:《别了,温哥华》
第四次移民潮是从2012年底和2013年年初开始,有两个典型表现:一是移民年轻化,以30~40岁的人居多,这些人语言没有问题,有出国经验,与出国劳务的前辈企业家截然不同;二是移民热点回归到欧洲,以投资带移民,焦点在投资。目前移民低龄化主要指的是“80后”移民现象,“80后”正进入35岁的阶段,一部分成为企业的中高管,有的坐拥两三套房产,由于进入生儿育女和子女教育的阶段,部分人会考虑变现第二套房产到欧洲购房移民,从而享受欧洲的优质教育。尤其是“80后”海归,回国创业成功之后,到欧洲购房移民的意愿更强烈。这部分群体大多有出国经历,没有语言障碍,观念视野也较为国际化,较为容易融入所在国主流社会
第四次移民潮和前三次移民潮相比,移民群体并不一定要获得移民身份,他们更多以追求高质量生活为主,例如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食品、无拘束的工作环境、优良的基础教育等。除此外,这一波移民潮在很多方面也突显出自己的特点。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中产群体的扩大,社会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渐趋增加。若因经济的发展而导致自然环境不断下降,那么由雾霾天气等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中产移民趋势会进一步加剧,进一步推动中国第四次移民高潮。
欢迎拨打免费热线或者扫描微信咨询,我们有近100个新楼盘,点击城市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具体细节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任何依据网站内容造成的投资损失,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尊重原创,部分内容由员工整理自网络,如未标明来源,请邮件告知添加或立即删除。邮件:[email protected]